孕婦識食 保嬰腦健全
孕媽咪營養是寶寶健康成長的重要關鍵!專家指出,懷孕前3個月缺乏葉酸,易增加胎兒腦及脊髓的先天性神經管缺陷風險,缺乏Vit D容易造成早產、子癇前症、妊娠糖尿病及免疫系統調控問題。因此在孕期一定要吃足「葉酸、碘、鐵、維生素D」4大營養素。
許多人在懷孕初期並不知道已經懷孕,根據105年醫療機構申報產檢服務資料來看,在第12週後才接受首次產檢的孕婦約有40.9%,但胚胎形成後,3個月內會產生細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組織與器官,中樞神經系統也逐漸構成,是胎兒成長發育的重要階段,如果4大營養素不足,在懷孕後才開始補充不足的營養素,恐已影響胎兒的健康成長。
另外,根據國健署103-106年度「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發現,台灣15-49歲育齡婦女,有7.9%血清葉酸濃度低於世界衛生組織所建議的正常葉酸濃度下限6ng/ml,有37.6%尿液碘濃度低於所建議的碘營養充足標準下限100μg/L,約19.5%貧血,37.4%Vit D不足。
國健署指出,懷孕前3個月缺乏「葉酸」,會增加胎兒腦、脊髓的先天性神經管缺陷風險,缺「碘」則會影響胎兒及幼童的腦部及神經發育,甚至造成呆小症、新生兒智能發育不足、生長遲緩,缺「鐵」可能導致胎兒早產;缺乏Vit D容易造成早產、子癇前症、妊娠糖尿病及免疫系統調控問題。建議可根據「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來做營養補充。
1.葉酸
若缺乏葉酸可影響胎兒腦部發育,而懷孕初期是吸收充足葉酸最關鍵的階段。
建議每日攝取量為600μg,常見且富含葉酸的原態食物有深綠色蔬菜、豆製品和肝臟、已添加葉酸的粟米片、綠葉菜及全麥包等。
若缺乏葉酸可影響胎兒腦部發育,而懷孕初期是吸收充足葉酸最關鍵的階段。
2.碘
每日建議攝取量為200μg,烹飪時可選用加碘鹽,每天不超過6克,並適量攝取含碘食物,如海帶、紫菜等海藻類蔬菜,但有甲狀腺相關疾病的人應諮詢醫師的建議。
3.鐵
每日建議攝取量為15 mg,至懷孕第3期(妊娠29週以上)則需增加至每日45mg,可自富含鐵的食物如紅肉、深綠色蔬菜、豆類(豆干、豆腐)等攝取。
4.Vit D
每日建議攝取量為10μg,主要經由陽光暴曬於皮膚上產生,建議在不塗抹防曬品及不包得密不透風的情況下,避開陽光強烈時段(上午10點至下午2點),每週2-3次,曬10到20分鐘。
若無法透過日曬獲取Vit D,建議多食用富含Vit D的食物,如魚、蛋、乳品及蕈菇類(黑木耳、香菇)等。如有需要,建議洽詢營養師改善飲食,或可在醫師處方指導下,補充孕婦專用的補充品,以補充孕期足夠的營養素。
維他命A切勿過量 一般孕婦懷孕期間,建議每日多攝取三百卡路里,相等於一杯脫脂奶加一件雞蛋三文治,或一件忌廉蛋糕的卡路里。孕婦每日應攝取六十克蛋白質,相等於六O肉類的分量,蛋白質的主要來源分為動物性蛋白質如牛肉、豬肉、魚等,以及植物性蛋白質如豆類、豆腐等。鐵質方面,孕婦每日需要攝取二十七毫克,建議她們適當增加紅肉如豬肉、羊肉等的食用量。
維他命C有助鐵質吸收,故每日可吃至少一個含豐富維他命C的水果如橙或奇異果。而每日攝取約一千毫克鈣,能確保胎兒骨骼健康成長。鈣質豐富的食物有鮮奶、乳酪、芝士、豆腐、連骨吃的魚類和深綠色葉菜等。留意懷孕期間應避免過量吸收維他命A,因有研究證實,攝取過量維他命A會影響胎兒發育不健全,以及令嬰兒早產等副作用。
轉載自: http://hd.stheadline.com/life/living/20190101/4987/ https://health.ettoday.net/news/1331732#ixzz5cI4pUAF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