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補骨四寶 - MSM、軟骨素、葡萄糖胺及鈣

MSM是甚麼?

Methylsulfonylmethane,簡稱為MSM, 是有機的硫磺,人體關節內的軟骨素硫酸、硬蛋白硫酸都是MSM。MSM是自然地存在於人體的血、體液及組織中的硫化合物,一般相信MSM是讓身體正常運作 所必需的營養。


MSM的主要功效:

- 有效舒緩痛並且安全,經常被用於纖維肌肉痛以

- 其他各種炎症和痛症

- MSM亦能有效改善過敏症。

- 對維護皮膚、頭髮及指甲的健康,更是一種不可或缺的營養素。

- 改善便秘

- 控制胃酸

- 打鼾

- 軟化傷痕組織

- 減輕肌肉痙攣症狀等。


人隨著年齡的增長,體內的硫基和MSM水平開始下降並可能導致缺乏,若果硫基缺乏會指甲和頭髮變脆、傷口愈合變慢、皮膚無華、胃腸道和免疫失調等症狀。

但我們也可以從一些食物中攝取MSM


MSM也存在於一些食物當中,含有豐富MSM營養的食物有:

- 新鮮的水果

- 蔬菜

- 羊奶/牛奶

- 魚和五穀


MSM對身體有多面的效益,可以增強機體抵御過敏源,維持健康黏膜組織的完整性。亦能幫助調節肺泡表面的流體以防止炎性反應,對調節肺泡的空氣交換也有助益。



軟骨素是什麼?

在我們身體的關節韌帶、角膜、骨骼、皮膚等各處,都有軟骨素 (Chondroitin) 的蹤跡。 軟骨素是一種黏多醣蛋白,主要由胺基半乳糖和葡萄醣醛酸,交錯結合而成。

人體的軟骨內就含有大量的軟骨素。 體內的軟骨素減少的話,軟骨的水分以及彈性也會減少。 容易引發關節疼痛、發炎的情形。 因此,可以藉由攝取軟骨素來抑止軟骨的耗損。


軟骨素來自哪裡?

體內可以自行製造軟骨素。 不過,隨著年齡增長,能製造的量也變少了。


含有豐富軟骨素營養的食物有: - 鰻魚

- 山藥

- 魚翅

- 納豆雞

- 鴨

- 牛

- 豬的軟骨

- 鯊魚軟骨的萃取物


軟骨素的功效

軟骨素可以有效維持肌膚的保水度與彈性,也能幫助骨頭的生長並有效對抗老化。


軟骨素主要有以下4種功效:

- 讓皮膚維持水潤彈性保持關節

- 韌帶的彈性維持眼角膜

- 水晶體彈性幫助骨頭生長

- 預防骨質疏鬆症

- 改善退化性關節炎



應注意事項


(1)攝取適當的量

如果是想要緩解關節痛的話,1天的量應該為「400~1200mg」。有時候也需要根據體重來變更攝取量,1天的建議攝取量如下:

體重1天的建議攝取量54kg以下葡萄糖胺1000mg+軟骨素800mg55~90kg葡萄糖胺1500mg+軟骨素1200mg90kg以上葡萄糖胺2000mg+軟骨素1500mg


就算因為關節很痛想要趕快治好而大量攝取,效果也不會變好,反而會被身體視為不需要的東西而排掉喔。所以,要適當地服用1天應該攝取的量。懷孕中的婦人以及小孩子也不宜服用過多。


(2)注意有無含有過敏成分

有的產品裡面含有蝦蟹等甲殼類,有海鮮過敏的人不宜攝取過量,所以可以選擇以植物為原料做成的軟骨素。

確認過營養品的成分,選擇適合自己體質的軟骨素吧。





葡萄糖胺是什麼?

葡萄糖胺是一種天然的胺基酸單醣,存在於人體結締組織、軟骨、韌帶和其它結構中,並有助於維持這些部位的強韌度、靈活性和彈性

眾多研究也指出它具有抗氧化及抗發炎功效,因此有益於與發炎相關疾病 。



葡萄糖胺的功效有哪些?


1.改善骨關節炎

一則文獻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6則隨機安慰劑對照試驗,參與者1663人)指出,針對髖關節或膝關節骨關節炎對象,在短期(3個月)和長期(24個月)追蹤中,服用葡萄糖胺對疼痛或關節功能的影響未優於安慰劑,甚至將參與者分層後也未改變此結果(包括:劑型,疼痛嚴重程度,體重指數,性別,結構異常或炎症)。


另則文獻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29則隨機安慰劑對照試驗,參與者6120人)指出,不論是葡萄糖胺或軟骨素治療皆可以顯著減輕症狀性膝骨關節炎痛感(以VAS量表衡量)。

但針對另一項WOMAC評分量表(包括疼痛,僵硬和功能限制)的分析發現,不論是葡萄糖胺、軟骨素或兩者併用,皆無明顯幫助


截至目前,針對骨關節炎,無足夠證據支持口服葡萄糖胺能延緩關節持續退化的自然病程,但可能對於疼痛緩解稍有幫助



2.降低大腸直腸癌風險

大腸直腸癌是美國第三大最常見的癌症,也是導致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大約有1 / 18的人在其一生中會患上大腸直腸癌。

雖然根據疾病的不同階段存在很大的生存率差異,但如果在早期診斷出結直腸癌,據報導5年生存率高達90%

目前,有數種結直腸癌篩查策略可供選擇,能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包括糞便潛血試驗(FOBT)、鋇劑灌腸攝影檢查、軟性乙狀結腸鏡、結腸鏡、虛擬結腸鏡以及這些試驗的組合。


一則癌症預防追蹤性研究(cohort study,參與者113,067人)指出,相較於未曾使用葡萄糖胺保健品的對象,有使用者約能降低17%的大腸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發生風險,尤以較短期使用(2年以下)較為顯著,長期持續使用較無關聯。


而背後機制認為與葡萄糖胺的抗發炎效應有關(能抑制發炎轉錄因子/NF-kappaB及其它促發炎激素,如腫瘤壞死因子(TNF-a)、白細胞介素-6(IL-6)、環氧化酶(COX-2)、前列腺素E-2(PGE2)),進而影響細胞生長、增殖和生存


人口觀察發現,口服葡萄糖胺與較低的大腸直腸癌發病率有關連,但仍需更多隨機對照試驗加以佐證


3.改善血管內皮功能

血管內皮細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貫穿整個循環系統,從心臟到最小的毛細血管,這些細胞對血管生物學有至關重要的獨特功能。